张博,一个被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阿克恰普巴村各族群众所熟悉的名字,一个幸勤耕耘在平凡岗位上的村党支部书记,她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她凭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热情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态度,用实际行动带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“我们始终把增进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,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,要将心比心、以心换心。”这是张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今年25岁的阿卜杜热伊木·阿卜杜喀迪尔是在阿克恰普巴村打工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,他刚来阿克恰普巴村的时候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少困难,而且再加上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,这让他与他人沟通中遇到了不少麻烦。
张博发现阿卜杜热伊木·阿卜杜喀迪尔在工作生活中的拘瑾,看到他每天下班吃饭也不及时,就把他多次叫到家里给他做饭吃,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,帮助他学习国家通用语言。
点点滴滴的关心、关爱,让阿卜杜热伊木·阿卜杜喀迪尔感到了家的温暖,张博成为了阿卜杜热伊木的“汉族妈妈”。
阿卜杜热伊木说:“是她教我说国家通用语言,也是她对我的关心,让我感到很暖心。她也时常给我讲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,让我树立信心,教我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。”
阿卜杜热伊木的房间里充电不方便,张博知道情况后,第二天就到市里给阿卜杜热伊木买了充电宝,还有一次,阿卜杜热伊木拿了一条裤子对张博说:“妈妈我的裤子烂了,你给我缝缝吧。”张博拿起裤子不知道怎么缝,为了不让阿卜杜热伊木失望,她笨拙的穿针引线,帮他把裤子烂的地方缝好。
阿卜杜热伊木说:“张妈妈还给我说要像妈妈给你买的充电宝一样,要有正能量,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。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技术,好好工作,为社会多做点贡献。”
张博说:“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,要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。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人,能遇上、能认识、能在一起生活、工作,就是一种缘分。”她不仅这么说,也是这么做的,她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感动着周围的人,用自己的举动浇灌和呵护着“民族团结之花”。
张博一直从事村委会工作,在群众工作中有自己独特的方法,总能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打开心扉、解开心结。
同时,为营造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氛围,她带领村党支部、村两委班子在村里打造了民族团结村史馆,现已组织各类参观近百场,参观人数近千人。阿克恰普巴村也通过民族团结感人事迹成为了阿勒泰地区的“明星村”。
切尔克齐乡党委委员、宣传干事叶尔波拉提·玉苏甫说: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,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。民族团结在基层,正是因为有了张博这样的基层干部,有了他们这样为各族群众的真情实感,才让民族团结永驻各族群众心里。”(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努尔古丽)